武漢,一座屹立于長江之濱的“幸福之都”,一座邁向卓越的國際化大都市,一座充滿智慧的未來之城。它的“幸福”來自智慧的大腦。
作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智慧武漢建設在武漢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統籌推進下,實施三年來,智慧的觸角已延伸至政務、城管、醫療、農業、交通等數十個領域。

      這其中,哪些智慧項目最能代表武漢市信息化建設水平?哪些黑科技對社會發展、市民生活影響深遠?在經過為期兩個月的征集推介、公眾投票、專家評議、成果展示等環節后,今日,經湖北省及武漢市有關部門、高校學者、業界專家、企業和媒體代表等組成的評審會評議并結合60萬人次的公眾投票結果,最終從45個參評項目中遴選出10個項目。究竟是哪些智慧項目脫穎而出?快來一睹為快!

      1、移動支付掃碼乘坐公交

      入選理由: 市民出行更便捷

      武漢公交于2016年11月份在402路、567路59臺公交車上提供掃碼支付乘坐公交的試運行服務,2017年實現全市8000多臺公交車掃碼支付服務全覆蓋。截至目前,武漢電子公交卡領卡數量突破700萬張,2018年1-11月份日最高峰掃碼量超94萬次,日均掃碼超80萬人次,領卡數量和日均掃碼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專家點評:武漢是全國首批提供掃碼支付乘坐公交服務的城市之一,移動支付的使用不僅免除了無零錢或退還押金的煩惱,而且方便乘客實時查詢乘車記錄,更為重要的是支付方式安全可靠。此外,掃碼支付還能降低出行成本,乘客享受到了更多票價優惠。


      2、武漢超算中心

      入選理由: 武漢城市超級大腦

      武漢超算中心被譽為“武漢城市超級大腦”,是國家網安基地第一個落地項目和引導項目。該中心采用集裝箱數據中心技術,整體設計充分體現節能、環保、綠色數據中心理念,是華中地區已建成的最大集裝箱數據中心項目。該中心裝機容量達2000多臺服務器,投產了3萬核vCPU、60TB內存、10PB存儲的武漢城市云平臺以及200個計算節點和10PB存儲的超算平臺,能充分滿足云計算、超算、大數據等信息處理業務對數據中心的要求。設計標準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 50174-2008 A級、國際標準 ANSI/TIA/EIA 942 T3+級執行。

      專家點評:該中心作為武漢市乃至華中地區的云計算與大數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支撐武漢市電子政務與智慧城市、武漢市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創新產業的發展,可為武漢市政府、企業和高校提供超算、云計算、大數據和數據中心外包等服務。


      3、云端武漢·數據共享平臺

      入選理由: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

      該平臺是武漢市規劃建設的全市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體系,旨在加強政務大數據應用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大力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開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臺整合,消除信息孤島,避免盲目建設和數據“打架”,推進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增強政府公信力;著力推進數據匯集和發掘,深化大數據在政務中的匯聚整合和關聯應用;完善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科學規范利用大數據,切實保障數據安全。通過促進政務大數據發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帶動社會公眾開展大數據創新應用。

      專家點評: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接入武漢市50家市直部門及15個區,數據項增至8.47億條。平臺平均每天提供超過15萬次數據交換服務,累計服務超過2.5億次,日均支持市民跨部門辦事6000多人次,有效支撐了該市紀檢惠民政策落實情況督查系統等大數據監管和政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改革。


      4、無人警局

      入選理由:智慧政務服務標桿

      武漢市公安局在武漢市民之家設置的“無人警局”,運用人工智能、互聯網、云計算等多項科技前沿技術,提供全天候、全警種的自助服務。市民通過身份證或者證照卡包APP掃碼刷臉進艙,全程自助辦理交管、出入境、戶政等公安業務。證照卡包APP和認證云終端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個人身份采集、認證、比對技術,智能收發件柜即“警務蜂巢”均為全國首創;活體人臉采集雙目攝像頭,多模分析、抗干擾、防造假技術全國領先。2018年4月投入運行以來,日均辦理量達300余件,最大限度節省了辦事群眾時間和經濟成本。

      專家點評:市民之家無人警局的成熟技術和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24小時自助服務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問題,為武漢市創新非接觸式的政務服務樹立了標桿,適用于市區政務中心、辦事大廳、社區服務站、警務服務站、社區警務室、大型寫字樓、地鐵站等部位,具有極大的推廣價值,聯網成環后必將大大方便廣大市民自助辦、就近辦,同時緩解政務服務窗口壓力,讓該市的“三辦”改革真正惠及民生,服務發展。


      5、云端武漢·支付寶小程序

      入選理由:近百項便民業務掌上辦

      9月26日,武漢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打造的“云端武漢”平臺,以小程序的形式入駐支付寶,成為全國首批在支付寶內開設小程序的政務服務平臺。

      武漢市民無需下載、無需反復注冊和登錄,在支付寶首頁搜索“云端武漢”或掃碼進入小程序,只需要登錄一次,就能查詢或辦理公積金、交通、工商、稅務、出入境、水電燃繳費等總計近百項老百姓常用服務,“辦政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此次“云端武漢”小程序還首次推出了一些“尖板眼”。例如,武漢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首次將語音智能機器人“境境”搬進了小程序,武漢人咨詢出入境問題時,“境境”能夠進行智能人機對話。小程序還上線了手機拍攝出入境證件照功能,以后武漢市民不用出門拍出入境證件照,在家用手機“自拍”就可以了。

      專家點評:“云端武漢”支付寶小程序實現了“三通”,即賬戶通、數據通、入口通,用戶進入小程序后只需要一次授權登錄后,就能查詢辦理各個不同業務,免除市民辦一項業務下載一個APP的煩惱。對于老百姓最關心的辦事進度,也能通過小程序推送給市民,實現線上線下場景的打通。


      6、武漢市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

      入選理由:為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2017年底投入運行的武漢市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是由武漢市網信辦和武漢航天三江量子通信公司共同運營。該城域網以武漢政務網的量子通信應用為切入點,實現政務網的辦公透明、廉潔、高效管理,并確保政務數據的無條件安全,成為我國政務網標桿。該網絡的正式運營,標志著武漢市正式進入量子通信時代,將大大提高武漢政務、金融等網絡信息本質安全度,實現通信的“安全、自主、可控”,為武漢城市圈和中部城市群的崛起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專家點評:武漢市量子通信城域網取得了多項第一:是世界首次采用“經典——量子波分復用”技術的商用量子通信網絡;是華中地區第一個量子通信城域網;是目前國內用戶節點數最多、設備規模最大的量子通信城域網;是國內第一個由企業建設運營、政府采購服務的量子通信網絡。


      7、黃鶴樓公園智慧景區

      入選理由:足不出戶覽天下江山第一樓

      黃鶴樓官方微信開辟“鶴聞聯播”、“黃鶴樓大講堂”等多個欄目,并鏈接“文化名樓”、“景區服務”、“福利點我”子平臺,市民們坐在家里就能夠知曉黃鶴樓各個時節的看點和景區的最新發展變化等。如去年英國首相“梅姨”到訪黃鶴樓以及中國友城大會上黃鶴樓與英國布拉格文劇院結成友好地標,兩景點可互免門票等大事要事,游客朋友們都可以通過黃鶴樓官方微信知曉。

      專家點評:黃鶴樓,天下江山第一樓,位于武漢武昌長江南岸蛇山峰嶺之上,屬國家五A級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享有天下絕景之稱。云端的黃鶴樓拉近了與游客的距離,讓她更多了一些煙火氣,能夠與更多的游客朋友們互動交流。


      8、智慧城市多功能一體桿項目

      入選理由:助力城市綜合治理

      由湖北國信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慧城市多功能綜合桿體一桿多用,有卡口車輛管理、人臉識別、平安城市監控、信息顯示屏、公共廣播、公共WiFi、一鍵報警、充電樁、智慧路燈、物聯網應用、智慧調度平臺等功能。如卡口車輛管理可對路上車輛進行實時車型、車速采集,識別車牌號碼以及對前排人臉、行為特征進行分析;平安城市監控通過對人群分析,可在發生群體事件時第一時間發出預警;廣播可對違停車輛廣播語音通報,提醒駛離;一鍵報警遇緊急情況時可一鍵呼叫管理中心報警等。

      專家點評:智慧城市多功能一體桿綜合采用了包括射頻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下一代通信技術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使城市變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資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為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重復建設、重復投資、美化城市形象等城市綜合治理難題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9、硚口區智慧政務服務平臺

      入選理由:24小時隨時“就近辦”

      硚口區是武漢市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區級延伸工作試點區。截至2018年11月底,硚口全區共錄入區行政審批事項1061項,可利用網絡平臺辦理事項達841項,申請網辦事項數582項,網辦件所涉事項數214個,省政務服務網申報辦件總量超500件,成全市網辦率之最。

      下一步,硚口區還將實現“一張網”社區延伸全覆蓋,將加快社區網絡改造,24小時終端自助設備運用社區,實現24小時隨時“就近辦”,街道社區申請網辦事項數全覆蓋。

      專家點評:為全面落實《武漢市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實施方案》(武文[2017]26號)要求,硚口區大力推行網上辦為常態。在探索“互聯網+政務”的同時,該區始終把“服務”作為核心,努力減少辦事中間環節,成功推出了情景式的套餐服務;實現扁平式、網格化的主動服務,讓社區居民充分享受互聯網發展帶來的便利。


      10、智慧新洲問津云平臺

      入選理由: “互聯網+政務”典范應用

      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可用面積800平方米左右的云機房,內含機柜、空調、電力、消防等設施;云服務器、云存儲系統、云網絡設備、云安全設備、云接入設備等硬件設施;云平臺管理軟件、系統集成設備及軟件;光纖寬帶、終端設備等配套設施;指揮中心LED拼接屏、會議室、會議系統軟硬件設施等,以及為云計算中心機房和指揮中心基礎環境設施提供安全防護、運行維護、軟件調試、配合應用系統遷移等服務。

      專家點評:“智慧新洲問津云”是 “智慧城市”發展的大平臺,它充分融合了公共社會資源,通過統一的平臺管理、多級的應用服務、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手段,起到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服務社會民生、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在政務云中的典范應用。